芜湖市民间重视丧葬礼仪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自古以来便是华东地区的重要的商埠城市,三教九流聚居之地,商业贸易发展繁荣,不同文化交流繁盛,商埠文化发展重视人伦礼仪形式。现如今,芜湖已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历史传统和商埠文化对于当地丧葬习俗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当地人们对于丧葬礼仪十分重视,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如何,必要的丧礼仪式是不可缺少的。

在芜湖市民间丧礼习俗中,讲究“逝者为大”,对于逝世亲人必须存孝心、表敬意,因此当地的丧葬礼仪十分繁琐隆重。在老人临终前,子女要守护在身边,聆听遗嘱,尽最后的孝道。老人辞世后,要进行“推帐”、“送老”、“破孝”等礼仪,然后再将逝者移床入殓。

仅仅“入殓”这一丧事礼仪,便有许多细节讲究。不仅要搭灵堂,准备寿棺,让逝者“含口钱”入棺内,还要进行“夜祭”,向逝者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仪式后再封棺,并焚香祭奠、哭哀,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入殓仪式完成后,还要进行祭祀、出殡等仪式,再让逝者入土为安。安葬好逝者后,整个丧葬礼仪也还没有结束,丧属在出葬三天后还要上坟祭奠,俗称“复山”。每隔七日,需要为逝者烧纸钱祭祀一次,俗称“烧七”,待到七七四十九天后再请道士推算算亡魂返家日期,进行祭祀,整个丧葬礼仪方才结束。

从这一系列丧葬程序,可见芜湖民间重形式、重人伦、重礼仪的传统丧葬习俗。该习俗流传至今,对当地墓碑定制也有着深远影响。

墓碑是逝者的身份象征,由于民间重视丧礼的传统习俗,墓碑的规格和形制要体现出逝者的身份和子孙后代对于逝者的追思和敬意。因此,民间墓碑定制在碑文刻字和雕刻装饰上十分讲究。

首先,墓碑的碑文刻字一定要体现出逝者的身份和信息。因此,逝者的姓名一定要写在墓碑中心部位,并且要加上合适的敬称。比如:父亲姓名前面要加考、显考;母亲姓名前面要加妣、显妣;男子姓名后面要加公、府君;女子姓名后面要加氏、孺人。并且字数要符合风水尺上面吉祥的数字,字体要中正有形、法度森严。

此外,墓碑的雕刻装饰要衬托出墓碑奢侈豪华的气质和精致美观的艺术效果。比如:浮雕的龙凤柱可以让墓碑显得更加华丽富有传统特色;影雕的人像画可以让墓碑显得更加精致富有艺术气息;烫金雕刻的圆雕镇墓兽可以让墓碑显得更加气派富有文化内涵。与此同时,这些精美的雕刻本身又蕴含了吉祥祝愿的象征意义,体现了生者对逝者的祝福和纪念。